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》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,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环评报告书中环评公众参与的相关规则。但其实2017年1月环保部发布新环评总纲时,总纲就明确了“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,由建设方负责”,此后公众参与办法中的很多规则就已经在实行了。环评编写
一:建设方负责的三次 石家庄环评公司
1、与环评单位签订编制合同7个工作日内
公开渠道:建设方的网站、建设项目所在地公共媒体网站或相关政府网站(以上三个渠道下文均统称为网络平台)。
公开内容:报告书基本情况、建设单位和环评报告编制单位的名称及联系方式、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。
征求意见期限:报告编制过程中,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意见
2、报告书征求意见稿(初稿)完成后
公开渠道:三种方式同步公开。网络平台(解释见上文)、建设项目所在地报纸、所在地公众场所张贴公告。
公开内容: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、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、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、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等。
征求意见期限: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。
提意见方式:办法规定“可通过信函、传真、电子邮件等”,实际操作中则是采用公告中具体公布的方式。比如:居民通常更喜欢用邮件,但有时候不被受理非要邮寄。
对环境影响方面公众质疑性意见多的建设项目,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召开公众座谈会或证会、专家论证会(公众听证会主要是针对质疑项目,专家论证会主要针对质疑环评技术)。
听证通知时间:会议召开的10个工作日前。
通知内容:会议时间、地点、主题、可以报名的公众范围、报名办法。
通知渠道:网络平台、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。
意见回复:根据采纳的公众意见修改完善环境影响报告书,对未采纳的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向意见人说明理由。
3、报告完成后、向环保部门报批前
公开渠道:网络平台。
公开内容:报告书全文、公众参与说明(之前环评公众参与是放在环评报告里的,现在由企业自行完成,内容包括:公众参与过程、范围、内容、意见整理分析、采纳情况等)。
征求意见期限: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。
提意见方式:以公告中规定的方式为准。
特别之处:如果,建设项目所在的工业园区已经开展了规划环评公众参与,且项目的性质、规模等都符合规划环评;那么,建设项目环评一次公示可以省掉,二三次公示减少为5个工作日。